https://avatars.githubusercontent.com/u/18242685

lihuu's blog

第 14 章:从 Spring 到 Axum/Actix-web——构建你的第一个 Rust Web 服务

作为资深的 Java 开发者,我们闭着眼睛都能用 Spring Boot 搭建起一个 RESTful API。@RestController@GetMapping@Autowired…这些注解如同魔法咒语,Spring 的自动配置和依赖注入为我们处理了大量底层细节,让我们能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开发。

现在,欢迎来到 Rust 的 Web 开发世界。这里没有“魔法”,没有运行时反射,也没有庞大的依赖注入容器。Rust 的哲学是明确、显式和编译期安全。你可能会失去一些 Spring Boot 的“开箱即用”的便利,但你将换来的是无与伦比的性能、极致的资源效率和坚如磐石的可靠性。

第 13 章:“无畏并发”不是梦——为什么 Rust 能让你自信地编写多线程代码

对于任何一位资深的 Java 开发者来说,并发编程都是一个既强大又充满凶险的领域。我们熟练地使用 ExecutorService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java.util.concurrent 包中的各种工具。但我们也深知其痛苦:数据竞争(Race Conditions)死锁(Deadlocks)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等问题,它们像幽灵一样在运行时出没,极难复现和调试。

第 12 章:特性(Traits)与泛型——Rust 式的“面向接口编程”

在之前的章节中,我们已经接触过 Vec<T>HashMap<K, V>。你是否想过,这些尖括号里的 TKV 是什么?它们就是泛型(Generics),一种让我们编写灵活、可复用代码的工具,而无需预先知道具体的类型。

在 Java 中,我们同样使用泛型来实现类型参数化。而当我们想定义一个“契约”,让不同的类都能遵循同一种行为标准时,我们会使用接口(Interfaces)。通过 class MyClass implements MyInterface,我们实现了多态和代码解耦。

第 11 章:集合类型——Vector、String、HashMap 的所有权内幕

作为经验丰富的 Java 开发者,我们对 ArrayListStringHashMap 的强大功能了如指掌。它们是 Java 集合框架的核心,也是我们日常编程的得力干将。Rust 同样提供了功能对等的集合类型,但它们的行为模式,尤其是内存管理方式,与 Java 有着天壤之别。

本章我们将探索 Rust 三大核心集合类型:Vec<T>(向量)、String(字符串)和 HashMap<K, V>(哈希映射)。它们有一个共同点:其数据都存储在堆(Heap)上。这意味着,它们都必须严格遵守我们在前面章节学到的所有权规则。理解这些规则如何应用在集合类型上,是写出地道、安全 Rust 代码的关键。

第 10 章:包、Crate 和模块——`Cargo` 如何秒杀 `Maven/Gradle`

作为经验丰富的 Java 开发者,我们对 Maven 的 pom.xml 和 Gradle 的 build.gradle 文件再熟悉不过了。它们是 Java 生态的基石,强大、成熟,但有时也……相当繁琐。冗长的 XML 配置、复杂的 Groovy/Kotlin 构建脚本、插件管理、以及时不时出现的“依赖地狱”,都是我们工作中习以为常的“痛点”。

现在,请深吸一口气,准备好体验一股清流。我们将认识 Cargo——Rust 的官方构建工具和包管理器。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,更是一位全能的项目管家,它的简洁、高效和一体化的设计,正是本章标题“秒杀”二字的底气所在。

第 9 章:错误处理——告别 `NullPointerException` 和 `try-catch`

作为一名资深的 Java 程序员,你的职业生涯中一定充满了与两类“幽灵”的斗争:一个是神出鬼没、导致程序崩溃的 NullPointerException(NPE);另一个是繁琐的 try-catch-finally 结构以及它所代表的受检(Checked)与非受检(Unchecked)异常之争。

NullPointerException 被其发明者 Tony Hoare 称为“价值十亿美元的错误”。它是一个运行时错误,总是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。Java 的异常系统虽然强大,但受检异常(如 IOException)常常污染方法签名,导致层层 throws;而非受检异常(RuntimeException)则像代码中的隐形地雷。

第 8 章:生命周期(Lifetimes)——与编译器做个“约定”

恭喜你,坚持到了这里。你已经征服了所有权(Ownership)和借用(Borrowing)。你现在理解了 Rust 如何通过 move& 来保证内存安全。在前面的章节中,编译器似乎总能神奇地知道一个引用是否有效。

但有时,当引用关系变得复杂时,编译器也会“感到困惑”。这时,它就需要你的帮助。生命周期(Lifetimes) 就是你与编译器之间的一种“交流语言”,你用它来向编译器描述和证明你的引用是有效的。

第 7 章:借用(Borrowing)与引用(References)——“我可以看看,但不能拿走”

在上一章的结尾,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:如果我们只是想让一个函数读取一下数据,却不得不将数据的所有权交出去,用完后再由函数返还。这个过程就像是为了让朋友开一下你的车,却需要办理一次完整的车辆过户手续,开完后再给你过户回来一样,既笨拙又低效。

// 上一章的笨拙模式
fn calculate_length(s: String) -> (String, usize) {
    let length = s.len();
    (s, length)
}

这显然不是理想的编程方式。幸运的是,Rust 提供了一个优雅得多的解决方案,它就是借用(Borrowing)